網站改版重構考慮的不僅僅是界面的美觀
現在,“網站重構”這一詞越來越流行,從字面上看,網站重構就是把網站重新做一遍。重做的目的是什么呢?無非是就是讓網站更加優化,更符合web標準。很多的網站設計公司的設計師,有一個觀念就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網頁做漂亮,其他的問題都是次要的。所以做出來的方案變成了對“唯美”的追求,認為做得漂亮是最重要的。
這不由得我想起在大學的時候學過的“美學”的概念,美學并不是單指漂亮,而更重要的是實用。是能方便用戶使用。所以,才會衍生出來人體工程學,才會有工業造型設計之類的學科,當然,在網頁設計方面,早就有前輩在研究這方面的學問,比方說阿捷翻譯的一本叫做《網站重構》就包含了這方面的內容,當然有另外非常多的前輩也在潛心研究人機界面、用戶視圖等。
我認為一個好的網頁設計師最重要的素質就是能夠準確的對網站進行分析。能準確的知道客戶這個網站最想體現什么,然后用最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比方說一個服裝廠的網站,最需要傳達給瀏覽者的可能是這個廠最新生產的適合當前季節的服裝,而不太可能會是這個廠獲得的榮譽。
同時,網頁設計師在某種程度上說其責任心超過了這個項目的項目經理,因為網站做出來的框架、色彩、內容擺放,都是由網頁設計來具體實施。項目經理雖然是負責整個項目,但對于細節部分的設計,他可能還沒有設計師那么清楚,所以這個時候設計師得抱著認真負責的態度來架構整個站點的內容,乃至是一個小的icon的設計。
如何才能讓網站更優化,更符合web標準?
我認為,讓網站更優化是必須遵循的,但是并不一定非要嚴格的按照標準來做。以人為本,如何做才能更人性化、更有利于瀏覽、更符合瀏覽者的習慣才是我們做網站、去重構網站的根本指導思想。
一般瀏覽者在普通情況下不會有那么好的耐心去等30秒(甚至更短的時間)讓一個頁面打開。那么可想而知,一個頁面再炫,內容再吸引人,瀏覽者不看的話那就完全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這里就給我們提出一個要求,做網站首先一點就是如何讓頁面更快的打開。結構、表現和行為的分離是讓頁面更快的很好途徑。
說到結構、表現和行為的分離,自然讓人想到了DIV+CSS+JS(為了能更好的讓人理解,請允許我暫且這么寫),正因為如此,很多人就誤認為只要把TABLE改DIV就是網站重構,其實是不對的,是不夠的。TABLE和DIV都是HTML的標簽都是做頁面要使用的元素,只不過各司其職罷了。如何讓標簽能各司其職,這就需要我們在思想上的徹底改變,在思想上做到結構、表現和行為的分離。
結構、表現和行為的分離,頁面標簽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地精簡頁面代碼,讓頁面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加載完畢、呈現給瀏覽者。結構、表現和行為的分離同樣有利于網站的改版、維護,在不動頁面結構文件的情況下只要更改樣式,網站就能呈現給人一種完全不同的風格。給瀏覽者一種完全不同的瀏覽感受,而做到這點所花的時間和精力要比結構、表現和行為混合的頁面要少得多。而且增加了頁面的可讀性,不僅能被搜索引擎更好的抓取,更重要的是那些需要借助屏幕閱讀器瀏覽網頁的瀏覽者能更好,更清晰地閱讀網頁上的內容,不會受到那些繁雜的樣式代碼干擾。還是要以人為本。
使用DIV+CSS來給頁面進行布局,使用合適的標簽來豐富頁面的內容。這是目前非常流行的做頁面的方法。那如何算合理使用標簽呢?舉個例子,頁面上經常會出現一些表格,如一批不同產品的屬性列表,我們使用“ul”、“li”同樣可以實現所需要的表格樣式,但是用“table”來實現是不是更加直觀更加方便呢。又比如:一篇文章的標題,用一個“div”或“p”標簽實現的效果和使用“h*”標簽是一樣的,那是不是應該用“h*”標簽更合理呢。等等……
總之,我認為網站重構是思想和觀念上的重構,要以人為本,從瀏覽者的角度出發,遵循web標準,合理使用每個頁面標簽,做到最大限度的頁面優化。
當然,好的設計師還不能太有個性,過于表露自己的設計風格,我們經??吹接行┰O計師,他們做出來的網站風格都是一樣的,或者說熟悉他的人一看到相應的作品,就能猜出是他做的,這樣的個人主義特色對于服務于客戶的網頁設計來說,是不太可取的,好的設計師能在做完一個表現很柔美的女性化妝品網站之后,馬上能做出一個嚴肅莊重的政府網站來,并且接著還能馬上出一個簡潔大方的工業機械類的站點設計稿。
回到實用性方面來,熟悉這行的人都很清楚一個趣事,兩個設計師比稿,其中一個做得的確漂亮,另外一個不夠那么漂亮,但是他在頁面上放置的內容是客戶想體現的,這個時候客戶往往會選擇后者。而前者肯定會說這個客戶如何如何不懂設計,不懂欣賞之類的話,他不知道,他不是輸在美觀上,而是輸在了實用性上!我們接觸的客戶往往是不懂設計的,或者說客戶在界面美觀欣賞方面沒專業設計師那么敏感。設計師往往看配色、用圖、動感,而客戶可能更關注的內容排布,文字擺放。所以把一個設計師的唯美的眼光糾正為既具備美感,又具備實用性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